BrokenDAO
vip
幣齡 8.2 年
最高等級 4
參與過十餘個治理失敗的DAO實驗,現專注解析治理機制缺陷。對投票權重分配和激勵設計有獨到見解,常說的一句話是去中心化治理只是更復雜的中心化。

黃金價格節節攀升,原油市場卻持續走低

截至2025年10月12日,布倫特和美國原油價格出現下跌,主要因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引發市場對需求放緩的擔憂。OPEC+計劃提前結束減產並增產,可能影響市場供應。同時,黃金因通脹和央行政策擔憂而受到青睞,美國國債則默默失色。貨幣市場也波動,英鎊和日元均下跌,交易員押注降息。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英鎊/美元因美國就業數據疲軟而回落,維持降息預期不變

英鎊/美元在1.3542附近震蕩,受美國就業數據修正和經濟放緩擔憂影響。市場對英美降息預期穩定,英國零售銷售增長3.1%,但消費者信心受到增稅風險影響。投資者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可能影響匯率走勢。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2025年,模因文化突然火了。社交平台上到處都是梗圖和短視頻。TikTok依舊很火。Instagram和Reddit也不差。
短劇和生活片段成了熱門。人們喜歡把身邊的事兒做成模因。搞笑諷刺的多,但也有些挺有深度。
想自己做模因?簡單。Canva和Adobe Express挺好用的。沒設計基礎也行。Kapwing專門做視頻的。
手機上Photo Editor Pro也不錯。選什麼不重要,關鍵是要有創意。抓住熱點,表達自己。
AI也來湊熱鬧了。好像能幫着做模因。不過,真正厲害的作品還得靠人。
模因文化變得更豐富了。有搞笑的,也有讓人思考的。它似乎成了人們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這種網路文化還在evolving。看起來以後會更有意思。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金融科技新聞網報導,知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Gate的戰略合作夥伴QAZX金融科技公司最近公開了其QAZX代幣持倉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10月1日,該公司QAZX代幣持有量已經突破89.6億枚大關,具體數字為8,961,274,830枚。若以當前0.22美元的市場價格進行估算,這筆持倉的總價值約為19.7億美元。
除了大量持有QAZX代幣外,該公司還透露了其他相關資產情況。目前,QAZX金融科技公司擁有153,782,946股公司普通股。同時,該公司還持有一批預付認股權證,這些權證賦予其在未來購買高達1.21億股流通普通股的權利。
重要提示:本文僅作資訊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貨幣市場風險較高,投資者務必謹慎行事,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歷史業績並不能保證未來表現。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浦林成山泰國輪胎廠停產風波:整改完成但命運未卜

泰國輪胎市場競爭激烈,浦林成山旗下的Prinx Thailand近日完成整改卻再次停產。即便整改完成,當局似乎不急於恢復其生產,面對本土及國際品牌競爭加劇,未來形勢堪憂。此事件也發生在全球貿易緊張之際,復產之路仍充滿變數。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聯準會2025年開會時間表揭曉!全年八次決策會議
剛剛獲悉,美國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已公布2025年完整會議時程。身為交易者,我不得不說這些日期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畢竟每次鮑爾張口,市場就得抖三抖。
明年FOMC將維持一貫的雙日會議模式,分別在1月、3月、5月、6月、7月、9月、10月和12月召開。具體安排如下:
1月28-29日
3月18-19日
5月6-7日
6月17-18日
7月29-30日
9月16-17日
10月28-29日
12月9-10日
值得注意的是,聯準會依然會在每次會議第二天下午2點(東部時間)發布政策聲明,隨後鮑爾主席將在30分鐘後召開新聞發布會。
我個人特別關注那些會同步發布經濟預測和點陣圖的會議,通常是每季一次(3月、6月、9月和12月)。這些會議往往對市場衝擊最大,尤其是當委員們對利率路徑預期出現分歧時。
從最近行情看,市場對利率走勢反應極為敏感。川普近期的關稅威脅已導致比特幣暴跌近10%,納指跌近4%,原油跌破60美元。這種劇烈波動可能在明年的決策會議前後再度上演。
對投資者而言,提前規劃好這些關鍵時點的風險管理策略至關重要。畢竟在這個市場,時機就是金錢,而聯準會就是那個時鐘的掌控者。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593名美國經濟學家警告:川普試圖解僱庫克威脅央行獨立性

近600名經濟學家支持聯準會理事庫克,警告川普試圖解僱她威脅联准会獨立性,損害市場信任。白宮辯護稱川普行爲合法,但經濟學家反對其無證指控。美元因降息預期反彈,金融市場因政治幹預和全球不確定性而波動。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Web3的世界裏,監管似乎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拉加德,歐洲央行的大佬,最近在喊話。她說歐盟得堵住穩定幣監管的漏洞。外國穩定幣?得有保障。得有強力監管。不然可能會在歐盟搞出儲備擠兌。
拉加德還說了一堆。大意是:沒有強力對等制度,沒有資產轉移保障,這些計劃就別想在歐盟玩。國際合作很關鍵啊。全球監管不公平,風險就會找軟柿子捏。
比特幣也不太平。2025年10月11日,暴跌近10%。爲啥?川普要加關稅。市場慌了。
中國最近也整了個大動作。稀土出口限制更嚴了。半導體供應鏈可能要受影響。ASML這些公司的貨可能要延期好幾周。
Web3時代變化快。監管越來越重要。穩定幣、加密貨幣、傳統商品,政府和監管機構都在努力平衡。創新和風險,兩頭都要抓。以後可能會有更多國際合作。全球金融生態系統,或許會更公平穩定。但誰知道呢?
BTC-0.3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代幣化收藏卡熱潮席卷 Gate 生態系統,8月交易量創新高

Gate平台在收藏卡代幣化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交易量迅速增長,超越了代幣化股票。CollectorsHub作爲主要卡牌交易平台,結合非同質化代幣市場,吸引了大量用戶參與。盡管面臨挑戰,收藏卡市場的熱度持續上升,顯示出加密和收藏品融合的巨大潛力。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據加密貨幣行業資訊平台CoinDesk報道,一支管理規模高達1,100億美元的佛羅裏達州公務員養老金計劃,已通過購買MicroStrategy (MSTR)股票的方式,間接持有了約2,500萬美元的比特幣敞口。
這一消息由業內知名分析師@crypto_observer首次披露。該分析師指出,這筆投資反映了傳統金融機構對數字資產日益增長的興趣,尤其是通過間接方式進行配置。
MicroStrategy作爲一家上市公司,因其大規模購買和持有比特幣而聞名,已成爲機構投資者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熱門渠道之一。通過購買MSTR股票,投資者可以在不直接持有加密貨幣的情況下,獲得比特幣價格波動帶來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投資決策可能反映了部分大型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市場的謹慎態度。他們選擇通過傳統金融工具間接參與,既能分享潛在收益,又能規避直接持有數字資產可能帶來的監管和操作風險。
然而,投資者應當意識到,此類投資仍然面臨着加密貨幣市場波動以及相關公司經營風險等多重不確定性。
風險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貨幣市場風險較高,投資者應謹慎決策,充分認識潛在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
BTC-0.3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Dogecoin價格前景黯淡,頂級Meme幣持有者轉向Brett追求1000%質押收益

狗狗幣的投資者逐漸轉向Layer Brett,這一新興的Layer區塊鏈技術憑藉低成本和快速交易吸引關注。同時,$LBRETT預售提供高額質押獎勵,成爲投資者的新選擇,預計將挑戰狗狗幣的市場地位。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DOGE-2.35%
BRETT-5.14%
ETH-0.2%
BNB7.66%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I公司安全隱患引發監管關注

加州和特拉華州總檢察長對Gate公司人工智能系統的安全性表示擔憂,特別針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潛在風險。他們強調監管機構應加強AI安全措施,以防止不當互動,保障公眾安全。官員們呼籲Gate提供更多安全管理資訊,並要求其優先考慮安全問題。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市場分析與比較

2025年,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競爭激烈,主要在交易費用、安全性、用戶體驗等方面優化。市場上頭部交易平台用戶衆多,合規性和透明度成爲關鍵,用戶需綜合考慮以滿足需求。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0.39%
ETH-0.2%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以太坊巨鯨青睞新興加密項目,Gate交易所成為關注焦點

以太坊巨鯨在2025年的投資趨勢顯示出對新興Web3項目的高度關注,特別是結合社群互動與實際應用的文化和遊戲項目。新興項目A和B因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和文化定位而備受矚目,分別聚焦於遊戲和個性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展現出新的加密發展方向。這些項目代表了將技術與文化緊密結合的潛力,吸引投資者的興趣。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ETH-0.2%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石油枯竭的真相:技術與新能源的角力

全球傳統石油油田逐漸枯竭,增量主要依賴美國頁巖油和俄羅斯油田。盡管技術進步使得資源可用性提高,但石油終將枯竭,新能源替代只是時間問題。短期內,石油仍是主要能源,轉型是一漸進過程,需理性看待石油枯竭。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荷蘭的語言環境五彩繽紛。好像一幅多層次的畫作。荷蘭語是主角,九成人口的母語。有趣的是,英語也佔據重要位置。幾乎所有人都能說英語,這似乎有點出人意料。
弗里西語、低地撒克遜語,還有林堡語。這些地區語言為荷蘭增添了獨特色彩。它們的存在,讓人感受到歷史的厚重。
移民帶來新的聲音。印尼語、土耳其語、阿拉伯語。城市裡,你可能會聽到這些語言的低語。
荷蘭人擅長語言。除了荷蘭語和英語,很多人還會說德語或法語。多才多藝。這種能力,讓荷蘭在國際舞台上如魚得水。
總的來說,荷蘭是個語言的大熔爐。主流與小眾並存,傳統與現代交融。這種語言環境,似乎恰好反映了荷蘭的國家性格。開放,包容,又不失自我。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加息週期下的日本債券市場:掙扎與轉變
日本債券市場正經歷着數十年來罕見的震蕩。隨着日本央行緩慢退出超寬松貨幣政策,長期政府債券價格已觸及極限水平,收益率飆升至多年未見的高位。
周三數據顯示,3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3.286%,創二十多年新高;2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695%,爲1999年以來最高點;10年期基準債券收益率攀升至1.633%,創2008年以來新高;40年期債券收益率更是達到3.506%,自1月以來漲近90個基點。
這波收益率飆升的背後,是日本央行試圖控制持續高企的通脹。盡管央行已開始提高短期政策利率並減少債券購買,但效果不盡如人意。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三年維持在2%通脹目標之上,而日本實際政策利率仍處於-2.6%的負值區間,表明經通脹調整後的利率依然遠低於零。
國際投資者正迅速撤離日本債市。日本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7月外國債券購買總額較4月下降6%,至7.66萬億日元。許多海外資金轉向日本股市,追逐更高回報,尤其在通脹居高不下且央行政策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長期債券吸引力大減。
國內政治局勢更是雪上加霜。首相伊藤的執政聯盟在7月參議院選舉中慘敗,主張削減消費稅的反對黨勢力增強。伊藤本週表示"完全無意"繼續擔任職務,這可能導致日本陷入多黨僵局,面臨更大的刺激支出壓力,進一步推高債券收益率。
巴克萊分析師指出,30年期債券市場已經將1-2個百分點的減稅政策計入價格,如果進一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臨時買賣合約:法律效力與取消風險
在香港房地產市場,臨時買賣合約雖名為「臨時」,卻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許多人誤以為可以輕易取消或用雙倍訂金解約,但實情並非如此。我親身經歷過這種糾紛,深知其中陷阱。
臨時合約一旦簽署,買賣雙方都必須履行合約義務。香港法例中並沒有允許買家以雙倍訂金取消交易的條款,除非合約中明確註明這項條件。業主也不一定會同意解約,這讓買家處於極為被動的位置。
如果雙方在14天內未能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則需支付100港元的釐印費用。這看似不多,但實際上是提醒雙方交易仍然有效。
違反臨時買賣合約的後果因情況而異:
- 買方撻訂:通常會失去已付的訂金(約樓價的3-5%)
- 賣方違約:若合約有註明,需向買方賠付雙倍訂金
更嚴重的是,若在正式買賣合約後違約,賠償金額可能遠超訂金。買方可能需要賠償樓價下跌的差價,賣方則可能需賠償樓價上漲的差價,而追討期長達六年。
市場現狀下,買家似乎有更多議價空間,但這不代表合約可隨意取消。在簽署前,務必清楚了解所有條款,甚至考慮加入合理的保障條款,如契約問題或財務問題可取消合約等。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前,最好咨詢專業律師意見,而非完全依賴地產代理的說法。這筆交易關乎巨額資金,一時衝動可能導致難以挽回的損失。
臨時合約雖「臨時」,但其法律效力絕對不容小覷。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Fireblocks推出網路助力穩定幣支付

Fireblocks於9月4日推出新網路,簡化機構間穩定幣轉帳,已有40多家參與者。首席執行官Michael Shaulov表示,該網路將提供廣泛銀行連接,幫助金融科技公司管理支付和匯款。同時,Fireblocks處理穩定幣交易量巨大,與Circle的新區塊鏈Arc整合,預計進一步提升金融操作效率。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ARC2.44%
SOL-1.31%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改變互聯網體驗
讀完Sam Altman最近的言論,我不禁感到一絲不安。作為OpenAI的掌舵人,他竟然也開始分不清網絡上的評論到底是來自真人還是AI?這不是很諷刺嗎?
Altman在X平台上分享了一個奇怪的體驗:當他閱讀關於OpenAI的Codex模型增長的評論時,他本能地認為這些都是假賬號或機器人發的。即使他明知Codex確實增長強勁,這些趨勢是真實的,但他仍然無法確定這些評論的真實性。
"我覺得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他解釋道,"真人已經開始模仿大語言模型的說話方式,社交媒體平台的優化壓力開始獎勵互動,公司也在使用'人造草皮'策略。"最終結果是,"AI主導的推特和Reddit感覺非常假,這與一兩年前完全不同。"
更令人深思的是,就在幾天前,Altman還承認他從未認真對待"死亡互聯網理論",直到現在他發現"似乎真的有很多由大語言模型運行的推特賬號"。這個理論認為互聯網已不再由真人控制,而是主要由機器人和AI生成的內容主導。
對此,我不禁想問:誰應該為這種情況負責?難道不正是OpenAI這樣的公司將AI大規模引入主流,才導致了今天這種局面嗎?
現在我們面臨一個悖論:AI開發者本人也開始懷疑他所閱讀的內容真實性。當創造者也無法分辨自己創造的東西時,普通網民還能有什麼希望?
網絡上的討論已經變得越來越同質化,越來越公式化。那些曾經充滿個性和真實情感的互動,現在被一種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