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缺藥潮推動製藥股表現亮眼,中化、健喬等受益
近期藥品缺貨問題持續蔓延,我親眼目睹了不少製藥概念股因此受惠。中化、健喬、永信、杏輝、生達等公司都在市場上有著不錯的紅盤表現,這波缺藥潮成為了這些公司股價的強力支撐。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醫藥產業的投資者,我不禁思考:這波缺藥潮到底是偶然現象還是結構性問題?從目前情況來看,藥品短缺已經不是短期內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可能持續發酵的趨勢。
健喬、中化等製藥股獲得買盤青睞,股價明顯上揚。根據市場分析,在缺藥題材發酵以及部分公司持續拓展亞洲市場的推動下,這些公司的營收有望大幅成長。以中化為例,市場預估其2023年營收可達53億元,每股盈餘2.56元,這些數字在缺藥題材的持續帶動下可能進一步提升。
不過,我認為投資者不應盲目追高。雖然缺藥議題能短期刺激相關股價,但長遠來看,藥廠的研發能力、產品線廣度和市場拓展能力才是決定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製藥產業的競爭激烈,單靠一時的缺藥潮難以支撐長期成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藥華藥今年3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達11.8億元,年增111.55%。這主要是因為其罕見血癌新藥在全球缺藥情況下加速發酵,成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
總的來說,缺藥潮確實為製藥概念股帶來了投資機會,但投資者在進場前仍應審慎評估各公司的基本面,避免被短期題材沖昏頭腦。畢竟,醫藥產業的投資價值更多在於長期的研發能力與市場競爭力,而非短期的供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