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本益比是什麼?投資人不可不知的估值指標
投資股票時,本益比是我最常參考的指標之一,它能直覺地告訴我一檔股票是便宜還是昂貴。不過,很多人對這個指標的理解僅停留在「數字越低越好」的表面認知,實際上遠比這複雜得多。
本益比的基本概念
本益比(又稱市盈率、PE或PER)是股價與每股盈餘(EPS)的比值。簡單來說,它代表著投資人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本。舉例來說,台積電目前本益比約13倍,理論上需要13年才能回收投資成本。
計算方式非常簡單:股價除以每股盈餘。比如台積電股價520元,年EPS為39.2元,那麼本益比就是13.3倍。
本益比的種類
根據使用的EPS不同,本益比可分為三種:
個人認為滾動市盈率最有參考價值,因為它既反映最新業績,又不像預估本益比那樣充滿不確定性。
合理的本益比是多少?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獲利成長率。一家每年獲利成長30%的公司,本益比30倍可能很合理;而獲利停滯的公司,即使本益比10倍也可能偏高。
我發現最實用的方法是: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產業的合理本益比差異極大。以台股為例,航運業平均本益比可能只有1.8倍,而汽車工業類卻高達98.3倍。
本益成長比(PEG)更實用
單純看本益比容易誤判,我更喜歡用本益成長比(PEG)來評估: PEG = 本益比 ÷ 獲利年成長率(%)
一般認為:
舉例來說,A公司本益比12倍,成長率5%,PEG為2.4;B公司本益比也是12倍,但成長率20%,PEG只有0.6。顯然B公司更值得投資。
本益比的侷限性
我必須提醒大家,本益比並非萬能指標:
另外,低本益比股票並不一定會上漲,高本益比股票也不一定會下跌。市場願意給予高估值,往往是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我的投資建議
在實際投資時,我建議:
最後,記住一點:合理的本益比取決於公司的獲利成長率。如果一家公司能持續高速成長,即使本益比看起來很高,也可能是值得投資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