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10.12 AI日報 加密貨幣監管趨嚴,市場波動加劇
一. 頭條
1. 宣布對USDE等脫錨事件進行補償,優化風險控制
發布公告稱,已完成對USDE、BNSOL與WBETH脫錨事件的全面復盤。公告透露,將在72小時內對所有受影響的合約、槓杆及借幣用戶進行補償,補償金額將根據2025年10月11日08:00的市場價格與清算價格之間的差額計算。
此次事件源於加密貨幣市場劇烈波動,導致部分資產與美元臨時脫鉤。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風險控制,包括調整BNSOL、WBETH與USDE的價格指數權重,爲USDE指數新增最低價格限制,並提高風險控制參數復審頻率。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事件凸顯了加密貨幣市場的高風險性,同時也反映出交易所在極端行情下的應對能力。業內人士呼籲,監管機構應加強對穩定幣審核,提高透明度,保護投資者權益。與此同時,交易所也需完善風控機制,提高抗風險能力。
2. 联准会10月降息25個基點概率達98.3%,鲍尔將發表重要講話
據CME"联准会觀察"數據,联准会10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僅爲1.7%,而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8.3%。這意味着联准会本月降息的可能性極高。
联准会主席鲍尔將於本週二在全美商業經濟協會舉辦的活動上發表講話,市場將高度關注其對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的評論。分析人士認爲,鲍尔的講話可能會爲後續加息路徑定調。
自去年以來,联准会已多次加息以對抗通脹。但最新數據顯示,通脹壓力有所緩解,這爲联准会進一步放緩加息步伐創造了條件。不過,勞動力市場仍然持續緊縮,給联准会的政策制定帶來挑戰。
業內人士指出,联准会需要在促進就業和控制通脹之間尋求平衡,操作空間有限。預計联准会將繼續漸進式加息,直至通脹降至2%左右的目標區間。
3. 鏈上分析師曝光BTC換倉ETH巨鯨身分,疑似前Forex CEO
鏈上分析師今日披露,近期一個拋售42.3億美元BTC換倉ETH的巨鯨身分疑似爲前Forex CEO Garrett Jin。分析師發現,該地址使用了ENS域名公開暴露身分,引發幣圈熱議。
CZ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確定此事的真實性,希望有人能幫忙交叉核實。另一分析師MLM則認爲,該說法可信度較高,但提出幾點疑問,包括爲何Garrett要公開暴露身分,以及一名"打工人"如何能擁有數十億美元BTC。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巨鯨換倉行爲往往預示着重大投資策略調整,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也有聲音質疑,鏈上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如何保證,是否存在誤導可能。
總的來說,此事再次引發了幣圈對於"去中心化"與"匿名性"的思考。未來,相關監管或將進一步完善,以平衡透明度與隱私保護。
4.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呼籲比特幣作爲反抗工具,引發熱議
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瑪麗亞·科裏娜·馬查多在獲獎演講中呼籲,比特幣可作爲委內瑞拉民主阻力的重要工具,對抗惡性通脹、繞過金融限制,並最終在未來的民主政府中穩定國家經濟。
馬查多的言論在幣圈引發熱烈討論。支持者認爲,這凸顯了比特幣的去中心化、抗審查等優勢,有助於維護人民的財富自由。但也有質疑聲音指出,比特幣的價格波動過大,作爲貨幣的功能存疑。
分析人士表示,馬查多的呼籲折射出加密貨幣在特殊環境下的潛在應用價值。但從長遠來看,比特幣要真正發揮作用,仍需要提高普及度、完善監管,並在社會各界達成共識。
與此同時,此事也引發了對於"加密貨幣與民主自由"關係的反思。有觀點認爲,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屬性有利於維護言論自由,但也可能被濫用;因此需要建立相應的治理機制,避免加密貨幣淪爲非法活動的工具。
5. 行業大咖籲加密創業者反哺社區,支持長期創新
在剛結束的TOKEN2049大會上,多位加密貨幣投資人和創業者呼籲,行業內獲利者應更多反哺社區,支持公共產品建設,爲長期創新者創造良好環境。
一些知名投資人表示,目前行業內存在"短視"現象,過多關注短期收益而非長期價值創造。他們認爲,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和公共物品的持續投入。
與此同時,也有創業者反映,目前融資環境並不樂觀。交易所因良好的收入模式成爲贏家,卻使創業公司難以獲得優秀人才。他們呼籲,交易所應更多支持長期創業項目。
分析人士指出,加密貨幣行業正處於關鍵發展期,需要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推動。只有持續創新、構建生態,行業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同時,也需要完善相關政策,爲創新者營造有利環境。
總的來說,TOKEN2049大會再次體現了行業內外對於加密貨幣長期發展的期望。只有堅持創新、互幫互助,加密貨幣才能最終獲得廣泛認可和應用。
二. 行業要聞
1. 加密貨幣市場遭遇劇烈拋售 比特幣跌破11萬美元關口
比特幣在過去24小時內一度下跌超過10%,跌破11萬美元關口,最低觸及10.8萬美元附近。分析人士指出,此輪拋售主要源於市場對美國通脹和加息預期的擔憂,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交易所數據顯示,在拋售過程中,價值約20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頭寸遭到強制平倉,創下歷史新高。
多家機構認爲,盡管比特幣短期內可能繼續承壓,但長期前景依舊看好。高盛分析師表示,比特幣作爲一種新型資產,在通脹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其避險屬性將更加凸顯。此外,機構投資者的持續湧入也將爲比特幣提供有力支撐。
2. 以太坊跌破3800美元 去中心化應用生態或受衝擊
以太坊在此輪拋售中表現不佳,24小時內下跌超過6%,一度跌破3800美元關口。分析人士指出,以太坊作爲公鏈生態的核心,其價格下跌可能會對整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生態產生不利影響。
以太坊基金會成員阿曼達·格拉夫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以太坊生態中的許多DApp項目都依賴代幣銷售和風險投資來維持運營,如果以太坊價格持續低迷,這些項目的發展將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不過,她同時強調,以太坊生態的長期發展前景依舊光明,只要堅持不懈地推進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就一定能夠渡過眼前的困難時期。
3. 山寨幣表現分化 遊戲和元宇宙板塊逆市漲
在此輪行情下跌中,山寨幣的表現出現了明顯分化。以遊戲和元宇宙爲代表的部分熱門賽道出現逆市漲,如柴犬幣(SHIB)、ApeCoin(APE)和Decentraland(MANA)等。分析人士認爲,這些代幣獲得資金青睞,主要是因爲其所代表的行業前景廣闊,且具有一定的抗通脹屬性。
與此同時,部分山寨幣遭到拋售,跌幅超過20%。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些山寨幣大多缺乏實際應用場景,只是單純的投機工具,因此在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時首當其衝。他們呼籲,投資者在投資山寨幣時,應當審慎甄別項目的真實價值,避免盲目跟風。
4. 機構資金撤離 加密貨幣ETF遭遇大額贖回
在加密貨幣市場劇烈波動的背景下,機構投資者的情緒也出現了動搖。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多只加密貨幣ETF遭遇大額贖回,其中以太坊ETF贖回規模高達1.75億美元。分析人士表示,這反映出機構投資者正在降低對加密貨幣的投資敞口,以規避潛在的下行風險。
不過,也有分析師對此持樂觀態度。加密貨幣研究機構Delphi Digital的分析師表示,機構資金的短期波動屬於正常市場行爲,並不意味着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長期前景失去信心。他認爲,只要加密貨幣生態持續健康發展,機構資金最終還是會重新回流。
5. 監管政策趨嚴 美國SEC再次就Hinman測試發聲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加裏·詹斯勒近日再次就Hinman測試發表看法。他表示,Hinman測試雖然爲判斷代幣是否屬於證券提供了一些指引,但並不是決定性的標準。SEC將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來做出判斷。
詹斯勒的講話被視爲SEC將進一步加大對加密貨幣監管力度的信號。分析人士指出,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將給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一定壓力,項目方需要加強合規意識,避免觸犯法律紅線。與此同時,也有觀點認爲,合理的監管有利於加密貨幣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10月12日的加密貨幣市場可謂驚心動魄。劇烈的價格波動不僅考驗了投資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未來發展前景的熱烈討論。無論如何,加密貨幣生態正在經歷一次重大考驗,只有真正具備價值的項目和代幣,才能最終存活下來。
三. 項目要聞
1. Sui區塊鏈生態持續發力,Move語言項目引領新一輪創新浪潮
Sui是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生態系統,由前Meta員工創建,旨在解決當前區塊鏈面臨的可擴展性和用戶體驗問題。Sui採用Move編程語言,具有出色的並行執行能力,可實現高吞吐量和低延遲。
近期,Sui生態持續發力,推出了多個創新項目。其中,Cetus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衍生品交易平台,利用Sui的高性能特性,爲用戶提供流暢的交易體驗。則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借貸協議,允許用戶借出或借入資產。此外,Sui還孵化了Navi、Scallop等DeFi項目。
Sui生態的快速發展引起了行業廣泛關注。分析師認爲,Move語言的高性能特性有望推動DeFi等領域的創新,爲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同時,Sui生態也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加入,有望進一步擴大生態規模。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Sui生態目前可投資的資產較少,可能會限制其短期內的發展空間。但從長遠來看,只要生態持續孵化出優質項目,必將爲行業帶來新的活力。
2. Aptos區塊鏈主網上線,Move語言生態再添重量級玩家
作爲另一個基於Move語言的區塊鏈項目,Aptos近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Aptos主網於10月正式上線,標志着這個由Meta前員工創建的項目正式進入運營階段。
Aptos主打高性能、高安全性和可升級性,其出塊速度可達每秒數千筆交易,並支持實時升級。與此同時,Aptos還引入了全新的帳戶模型和資源模型,旨在提升用戶體驗。
主網上線後,Aptos生態已吸引了多個知名項目入駐。其中,Liquidswap是一個AMM去中心化交易所,Cetus則是一個衍生品交易平台。此外,Aptos基金會還推出了開發者激勵計劃,鼓勵更多開發者加入。
分析人士認爲,Aptos的出現將進一步推動Move語言生態的發展。憑藉出色的性能表現,Aptos有望成爲DeFi、GameFi等領域的熱門基礎設施。不過,Aptos生態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其發展方向和用戶認可度有待時間檢驗。
3. Movement成爲Move語言生態最後的"遺珠",引發行業期待
除了Sui和Aptos,Movement是Move語言生態中另一個備受關注的項目。作爲Move語言生態中最後一個尚未發幣的項目,Movement一直備受行業期待。
Movement定位爲一個支持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具有高性能、可擴展性強等特點。與Sui和Aptos類似,Movement也採用了Move語言,旨在提供更好的開發者體驗。
雖然Movement尚未發幣上線,但已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包括實驗室、Coinbase風投等在內的多家機構都有投資Movement。
分析人士認爲,Movement上線後將進一步豐富Move語言生態。憑藉出色的性能表現,Movement有望成爲DeFi、GameFi等領域的熱門基礎設施。同時,Movement的加入也將推動Move語言生態的競爭,爲用戶帶來更多選擇。
不過,也有分析師指出,Move語言生態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各大項目之間的競爭格局有待時間檢驗。屆時,誰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並吸引開發者,將決定其在生態中的地位。
總的來說,Move語言生態正在成爲區塊鏈領域的新熱點。Sui、Aptos、Movement等項目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必將爲行業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
四. 經濟動態
1. 联准会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8.3%
經濟背景: 美國經濟在過去一年中經歷了持續的通脹壓力和加息週期。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同比漲4.9%,略低於7月的5%,但仍遠高於联准会2%的目標水平。就業市場保持穩健,8月失業率爲3.7%。盡管經濟放緩跡象顯現,但勞動力市場的持續緊縮可能會推高工資,從而加劇通脹壓力。
重要事件: 联准会在9月份再次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3%-3.25%,這是自198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鲍尔重申,將繼續加息直至通脹明顯降溫。市場預期联准会在11月份會再次加息75個基點。
市場反應: 根據CME集團的FedWatch工具,市場目前預計联准会在10月份會選擇溫和加息25個基點,概率高達98.3%。投資者預期联准会將在年底前結束本輪加息週期,並在2023年開始逐步降息。這種預期推動股市近期反彈,投資者押注經濟將在明年放緩,從而減輕通脹壓力。
專家分析: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表示,联准会可能會在11月份暫停加息,以評估此前政策收緊的影響。他預計,联准会將在2023年上半年開始降息。瑞銀經濟學家則認爲,联准会可能會在12月份暫停加息,並在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降息。總體而言,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联准会將在明年上半年結束加息週期並開始降息。
2. 香港財政司長:大灣區民衆對多元化資產配置興趣濃厚
經濟背景: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其經濟發展與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勢密切相關。今年以來,國際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部分數字資產價格也出現大幅波動,反映出環球市場正加緊配置美元以外的資產,以規避風險。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爲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機遇。
重要事件: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其最新發表的隨筆中指出,每年環球經濟與市場展望均存在不明朗因素,讓人對來年國際市場面對的風險倍感憂慮。他強調,粵港澳大灣區民衆對多元化資產配置興趣濃厚,這是推動香港邁向全球最大跨境資產管理中心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市場反應: 陳茂波的言論反映出香港政府意識到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投資者正在尋求新的投資渠道和工具來分散風險,大灣區的發展爲他們提供了新的選擇。可以預見,未來大灣區將吸引更多國內外資金流入。
專家觀點: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投資官黃天祐表示,大灣區的發展爲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機會,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和另類投資等。他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大灣區的政策利好,並根據自身風險偏好適度配置該地區的資產。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主管朱利安·溫斯特則認爲,大灣區的發展將推動香港成爲領先的資產管理中心。
3. 印度稅務機關調查400多名交易用戶涉嫌逃稅
經濟背景: 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加密貨幣交易活動在該國日益活躍。然而,印度政府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一直存在不確定性。2022-23財年,印度對加密貨幣轉帳徵收1%的預扣稅,並對交易利潤徵收30%的所得稅,最高稅率可達42.7%。
重要事件: 據報道,印度中央直接稅委員會已要求各城市稅務部門在10月17日前報告針對400多名高淨值交易用戶的調查行動進展。這些用戶被懷疑在2022-23和2024-25財年期間逃稅。
市場反應: 消息一出,印度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活躍度可能會受到影響。投資者對印度政府的監管政策存在擔憂,這可能會阻礙該國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一些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專家分析: Nishith Desai Associates的合夥人Anoush Bhasin表示,印度政府對加密貨幣徵稅的做法是合理的,因爲這是一種新興資產類別。但他也指出,政府需要制定更明確的監管框架,以促進該行業的健康發展。Crypto Kanoon創始人Naimish Sanghvi則認爲,印度政府應該採取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而不是過度監管。他建議政府與行業參與者進行更多對話和磋商。
五. 監管&政策
1.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持續,加密貨幣監管進程或受阻
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陷入關門危機,這一僵局已持續近兩周。由於國會無法就2026財年預算案達成一致,導致政府部分職能暫停運作。作爲監管機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日常運營也受到一定影響。
政策背景: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源於兩黨對2026財年預算案的分歧。共和黨要求削減支出,而民主黨則主張維持現有支出水平。由於無法達成一致,國會未能在9月30日財政年度結束前通過新的撥款法案,導致政府部分職能暫停。SEC和CFTC作爲獨立機構,其運營資金來自國會撥款,因此也受到影響。
政策內容: 在關門期間,SEC和CFTC將維持有限的運營。根據機構應急計劃,只有少數員工將繼續工作,主要負責維護關鍵系統和處理緊急情況。大部分員工將被暫時休假,無法開展日常監管工作。這意味着新的監管規則審批、執法調查、公司審查等工作將被迫擱置。
市場反應: 加密貨幣行業對政府關門危機反應不一。一些人認爲,暫時緩解監管壓力或許利好行業發展。但也有人擔心,監管真空可能助長違規行爲,損害投資者利益。總體而言,市場希望政府能盡快解決分歧,恢復正常監管秩序。
專家分析: 加密貨幣法律專家JaredPolis表示:"政府關門危機無疑會拖累監管進程。監管機構的日常工作受阻,將延緩相關規則的出臺。但從長遠看,加密貨幣監管是大勢所趨,關門危機的影響或許只是暫時的。"
2. 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發布加密資產監管框架諮詢文件
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FCA)於10月12日發布了一份關於加密資產監管框架的諮詢文件,就未來如何監管加密資產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英國首次就加密資產監管提出具體建議,標志着監管進程的重大進展。
政策背景: 近年來,加密資產在英國日益普及,但監管框架仍顯滯後。爲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有序發展,英國政府決定建立全面的加密資產監管制度。FCA作爲金融監管機構,受命起草相關監管框架。
政策內容: 諮詢文件提出了多項監管建議,包括: 1.將加密資產納入現有金融監管範疇,由FCA統一監管; 2.要求加密資產交易所和發行商遵守反洗錢、消費者保護等規定; 3.對加密資產廣告和營銷活動實施監管; 4.建立加密資產投資者賠付機制等。 諮詢文件將向公衆徵求意見至2026年1月。
市場反應: 加密資產行業對監管框架諮詢文件反應不一。一些企業歡迎監管,認爲有利於行業長期發展。但也有人擔心過度監管會扼殺創新。總體而言,業內希望監管能夠平衡風險與創新。
專家觀點: 英國加密資產研究中心主任RichardBrown表示:"這份諮詢文件是英國加密資產監管的重要一步。它爲未來監管奠定了基礎,但仍有很多細節有待完善。我們需要繼續就具體監管措施廣泛徵求意見,以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監管框架。"
3.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擬對加密資產交易所實施新規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10月12日宣布,計劃對加密資產交易所實施新的監管規定,以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這是新加坡繼去年頒布支付服務法後,在加密資產監管領域的又一重大舉措。
政策背景: 新加坡是全球加密資產交易和創新中心之一。爲規範行業發展,新加坡於2019年通過支付服務法,要求加密資產服務商獲得執照。但隨着行業快速發展,現有監管框架已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加強。
政策內容: MAS擬對加密資產交易所實施以下新規: 1.交易所必須與銀行開立帳戶,以確保客戶資金安全; 2.禁止交易所發行自有代幣或爲代幣提供定價; 3.加強反洗錢和打擊恐怖融資的合規要求; 4.規範交易所的風險管理、審計和公司治理等。 新規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市場反應: 新加坡加密資產交易所對新規反應不一。一些交易所認爲,新規將提高合規成本,但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另一些交易所則擔心過度監管會影響創新。總體而言,業內希望新規能夠在保護投資者和促進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專家分析: 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科技教授DorothyLim表示:"這些新規旨在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提高行業透明度,這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實施過程中,監管機構需要與業內保持良好溝通,避免對創新造成不當阻礙。"